校园要闻 > 正文

校园要闻

昆明理工大学主办“2025智创未来国际论坛暨第一届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学术年会”

发布日期:2025-08-20 点击量:

2025年8月18日至20日,“2025智创未来国际论坛暨第一届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学术年会”在云南昆明举行。本次会议由昆明理工大学、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国际合作与科技外交专委会主办,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昆明理工大学东盟研究中心、昆明理工大学中国-东盟产业创新协同发展研究中心、昆明理工大学“双一流”创建办公室共同承办。会议旨在通过学术研讨碰撞智慧、技术展示推动转化,加速数智技术与区域优势产业融合,吸引优质资源集聚,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生态,驱动区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

昆明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唐家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指出,本次会议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国家“十四五”规划关于强化科技创新核心地位、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部署,以及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举措。会议紧扣“辐射中心”建设目标,通过汇聚区域智慧,探索数智技术赋能产业升级的路径,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创新合作网络贡献力量。他感谢各方支持,期待会议为区域协同发展贡献力量、擘画新篇。

本届论坛以“智创未来”为核心主题,聚焦科技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尤其是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相关领域,共设置了6个分论坛和56场专题报告,内容涵盖科技外交、人工智能监管、产业链韧性、企业数智化转型等热点领域。来自中国、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国300余位东南亚多领域专家学者、行业代表及外交使节参会。柬埔寨工业、科学、技术与创新部国务秘书坎·占湄达博士、老挝国立大学副校长普培·基披拉冯教授、泰国清迈大学东盟研究中心主任尼西特·潘塔米特教授、缅甸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佐乌博士、马来西亚理科大学机械学院质量与企业部项目主席杨国华助理教授等专家,就智能创新、中老科技创新合作、半导体前沿领域等进行了深度探讨。国内方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学部副主任吴刚研究员、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长穆荣平研究员、云南省科学技术院副院长马敏象研究员等专家,分别围绕AI赋能科技创新、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等前沿议题贡献真知灼见。多位专家学者围绕 AI 赋能科技创新、数字赋能创新等主题展开分享,聚焦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企业数智化转型等区域发展特色需求的讨论,充分体现了数智技术助力南亚东南亚区域产业升级、服务国家周边外交与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实践方向。

值得关注的是,会议针对区域发展特色需求,开展了人工智能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驱动管理创新等专题的讨论,体现了数智技术助力南亚东南亚区域产业升级的趋势;会议还特别设置了科技外交、全球治理、知识产权保护等前沿主题,交流与展示了科技创新在跨国合作与区域协同发展中的实践成果。与会者积极交流学术见解、分享实践经验,进一步推动了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科技创新合作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深度融合。

本届论坛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及中国-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精神的具体行动。会议不仅促进了南亚东南亚学界与产业界联动,深化区域创新协作,为跨国技术转化和产业升级提供支撑,更是在国家宏观政策框架下,探索出一条以科技创新赋能南亚东南亚产业升级、促进共同发展的有效路径,对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区域协调发展大局具有显著意义。

昆明理工大学长期致力于服务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与老挝国立大学联合培养高层次技术人才,已成为中老铁路光伏补能项目的核心力量;与泰国、越南等高校共建的联合实验室,攻克了“低品位铜矿高效提取”等技术难题,带动东南亚相关产业产值提升超30亿元;此外,学校研发的“高温适配型储能材料”在泰国地铁、缅甸光伏电站成功应用,节约能源成本超1.2亿美元。未来,昆明理工大学将继续深化“人才培养—科技合作—跨境办学”模式,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

(供稿:管经学院、“双一流”创建办公室)

版权所有©昆明理工大学 滇ICP备05001246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402000430号 All Rights Reserved ©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