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工学生在上机械制造专业课

课堂教学

3D打印机专业课
本报记者 施铭/文 李秋明/图
核心速读
敢与全国的高手“打擂台”:参与和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数达17个,排名全国地方高校第一位,居全国第二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取得成效;舍得对校内专业“下狠手”:累计对综合指标排位低、毕业生就业前景不理想的专业黄牌警告,对3个专业给予了红牌停招——近几年来,昆明理工大学拿出了校外“一争高低”,校内“壮士断腕”的气质,积极走出去创先争优,勇于在内部挖潜提质,朝着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踏实前行。
“参与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并取得优异成绩,只是昆工加快人才培养国际化进程的一个标致性成果。为加强工程教育专业建设,促进专业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学校苦练内功。”内功如何修得?近日,昆明理工大学宣传部副部长董国军带着记者深入校园一探究竟。
“昆明理工大学有工学类专业60个,占招生专业总数的63.83%,工学类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高,毕业生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2001年学校开始实施专业评估,2008年第一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1年学校被教育部批准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0年学校建立了招生与就业联动的‘红黄牌’专业预警机制。多年来,学校通过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专业评估,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立‘红黄牌’专业预警机制,多措并举,促进了专业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为地方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
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顾名思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就是培养造就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的计划。昆明理工大学依据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评估和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质量标准,辐射带动所有专业制定培养方案,特别聘请企业、行业专家参与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增加了“卓越班”实践、创新类课程,减少了部分理论学时和学分,加强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细化了累计1年的企业阶段培养方案。目前昆工已有8个专业进入国家级、4个专业进入省级“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共计1600余名学生在“卓越班”进行培养。
改变不由自主地开始了。通过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许多同学的感受更为直接,首先,课程设置不一样了。过去较多的理论课学时被压缩,而更注重动手能力的课程课时相应延长。 “以前,老师上完课就走了。现在老师在课下也总督促我们培养动手能力。专业课老师还担任就业导师,为学生推荐就业机会。”
“老师不好当了,责任更大了。”老师们感慨,“以前上完课可能就待在实验室,现在是‘逼’着我们去跟企业打交道,去和企业建立产学研基地,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就业渠道。”
为加强工程人才培养力度,学校还建立激励机制加以保障,每年拨出专款,对参与(复)认证或(复)评估专业给予经费持续支持,对每个专业给予170万元左右的经费,用以改善教学条件。每年拨付卓越专业建设和校企合作建设经费240万元,“卓越班”每年生均实习费由400元增加至1000元。每年在师资培训、国际化培养、“卓越计划”单项奖学金、教材建设等方面提供专项经费。同时,为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学校一方面支持教师到企业开展工程锻炼,一方面从企业聘请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学校还制定了《昆明理工大学中青年教师实践锻炼实施办法》《昆明理工大学本科阶段“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措施,对通过认证或评估的专业给予100个绩效点奖励。
预警机制实现专业动态调整
小王同学怎么也没想到,大三时,她所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会被学校亮了“黄牌”。“亮牌之后,优越感没了,总觉得矮了其他专业一截,对班里同学的触动很大。”
“昆明理工大学不是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大学,资源有限,必须集中力量办好专业,提升学生就业率。”学校教务处负责人说,“可专业办得好不好,怎么评价?2011年以来,学校开始通过‘红黄牌’预警的方式,对专业设置进行评估。”
为引入竞争机制,学校建立并启动了招生与就业联动的“红黄牌”预警机制。该机制采用抓入口(招生)和出口(就业)两个关键环节,促进人才培养过程管理和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联动机制引入初次就业率、一志愿率、其他志愿率三个指标作为量化指标,三个指标加权求和得到综合指标。依据综合指标实行专业末位动态调整。
董国军介绍,具体实施中:一是对综合指标排在后5位的专业“黄牌”预警;二是对连续2年综合指标排在后5位的专业“红牌”停招;三是对就业率低、社会需求趋于饱和的“黄牌”专业减少招生计划;四是对初次就业率高,社会需求大的专业增加招生计划;五是对整改效果好的专业,及时摘牌,相应分配招生计划;六是对当前社会需求少,但又是社会必须的专业加强建设。目前,学校已累计对26个专业给予了“黄牌”警告,对3个专业给予了“红牌”停招。
昆工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负责人说,学校会定期召开“红黄牌”专业整改汇报会,了解整改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就业办还会有针对性地多引进与“红黄牌”专业对口的企业进校招聘,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对就业困难和生活困难的学生重点指导、重点培训、重点服务、优先推荐。
据悉,今年学校将对“红黄牌”制度进行完善,增加人才培养过程和社会评价两个指标,对专业进行一个较为客观的评价。“红黄牌”预警的做法,受到学生普遍欢迎,大多数老师也认为,“既是压力,更是动力。”
链接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国际互认协议叫《华盛顿协议》。该协议提出的工程专业教育标准和工程师职业能力标准,是国际工程界对工科毕业生和工程师职业能力公认的权威要求。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由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构成,该标准在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等7个方面与国际标准紧密对接。
2017年,昆工有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交通工程、生物工程4个专业进行专业认证,制药工程、环境工程、矿物加工工程3个专业复认证,建筑学、土木工程复评估。
原文链接:http://yndaily.yunnan.cn/html/2017-08/01/content_1166215.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