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产尖端技术不断涌现,全球科技竞争加速向基础研究、应用转化和产业化全链条延伸。国家大学科技园是贯通“科技强—产业强—经济强”的核心枢纽,是推动“沿途下蛋、就地转化”的关键力量。
目前,我国高校年均产生超30万项科技成果,但转化率不足,仍存在政策协同不足、市场导向薄弱等问题,以诸如大模型和机器人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和未来技术难以快速形成全球产业竞争力,亟须通过深化改革,将国家大学科技园打造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孵化器。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昆明理工大学校长王华建议,以政策创新为牵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培育为核心、以金融支持为保障,构建“研发-转化-孵化-产业化”一体化生态,强化国家大学科技园功能,将其打造成为新质生产力核心孵化器。具体来讲,建议推动科研人员参与政策制定,明确科技成果转化流程、权责及收益分配细则,打通“最后一公里”堵点;优化科研评价体系,强化实际贡献和成果转化指标,对院士团队等重点成果提供政策支持;依托国家级技术转移区域中心,构建“大学科技园+产业园区”等联合体,发挥区域中心城市创新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加速推动新兴技术、未来技术等尖端技术,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徐鑫雨)
https://app2.gmdaily.cn/as/opened/n/5173caab656a4370983b77ba5cc8157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