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昆工 > 正文

媒体昆工

云南网 2016-05-13 昆明理工大学重内涵抓质量 造“核心竞争力”

发布日期:2016-05-13 点击量:

高水平大学的衡量标准,一方面是硬件设施和数据指标,另一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是学校的内涵建设。重视内涵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紧抓机遇,全面提高质量,将有利于造就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带动大发展。

目前,昆明理工大学以奋发有为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在质量工程、本科教学工程、教育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新形势下,昆明理工大学将在国家、省教育工作会议以及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指导下,进一步总结经验,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努力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质量工程和本科教学工程建设成果显著

昆明理工大学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神,按照“学校统筹,综合建设;统一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兼顾全面;学校主导,自主申报;科学管理,讲求实效;分段投入,限期完成”的六大工作原则,全面实施“质量工程十个一建设工程”及“本科教学工程”,在质量工程项目建设、教学改革与研究、教学成果的推广应用等方面取得较好成绩。

2014年,昆明理工大学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教学名师1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应用型本科规划教材4部;获得省级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高等学校教学名师6名,云岭教学名师3名,名师工作室2个,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双语示范课程1门,东南亚南亚语种精品课程1门,东南亚南亚语教研室建设项目1项,区域特色高水平大学品牌专业建设项目2项,精品教材3部,“十二五”规划教材5部;新增2个云南省“卓越计划”试点专业。

学校获得云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2项,高等学校本科实践教学能力提升工程项目2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项目1项,高水平大学创新人才培养基地1个,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支撑产业升级重点专业群”立项建设项目1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验实习实训基地与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立项建设项目1项。学校组织参加各类全国性大学生学科竞赛20余项,成功承办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截至目前已获国家级奖项210余项。获批云南省学分制改革示范点;获得2012-2014年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紧抓机遇 促进学校工程教育与国际接轨

积极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参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加强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也是与国际工程教育接轨,实现人才培养国际实质等效的重要途径。

据了解,“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在工程学科人才培养改革方面开展的突破性改革,将为国家未来工业转型升级和提高创新能力,储备卓越工程师人才。从2012年开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以来,昆明理工大学共有12个卓越计划专业,780余名学生进入“卓越班”进行试点培养。

而截止到2014年,昆明理工大学共有冶金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矿物加工工程、采矿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制药工程8个专业通过了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建筑学、土木工程、给排水工程、城乡规划、英语5个专业通过了国家专业评估,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专业评估的专业占学校招生专业数的14.6%,远远超过国家2%的平均水平。今年还将有资源勘查工程和化学工程与工艺2个专业接受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采矿专业接受国家工程教育专业再认证。通过专业评估和认证的专业,在规范专业建设、加强教学管理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提升专业在全国的排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昆明理工大学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契机,切实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并为下一步学校工程类专业在国际上进行学历互认创造条件,促进了学校工程教育与国际接轨。

开展“第二校园经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自2010年启动“第二校园经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来,昆明理工大学相继与东北大学、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大学、桂林理工大学等多所知名大学合作建立本科生互派交流学习机制,开展“本科生校际交流项目”,2015年,学校共派出53名学生至东北大学、中南大学、桂林理工大学、深圳大学等4所高校交流学习;同时接收来自桂林理工大学、深圳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的27名交流生到我校交流学习。截止目前,昆明理工大学先后共派出校际交流生375人,接收交流生129人,交流生规模达到500余人。借助“第二校园”平台,实现了校际优势资源互补,促进了学校的专业课程、学风等建设。

此外,昆明理工大学启动了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ISEC)项目。从2014年5月起,学校在车辆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个专业开展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ISEC)项目,旨在通过国际先进课程、教学方法和理念、教学管理机制的引进,集中资源优势培养一批国际化标准的师资,有效地推动的学校的课程和教学改革工作,达到《纲要》提出的扩大教育开放、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的要求,推进昆明理工大学教育国际化。

“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促内涵发展之路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昆明理工大学内化“明德任责、致知力行”的校训及“德高业精、教书育人”的教风,“勤奋、博学、实践、创新”的学风要求,突出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从2014年开始,学校对教师课堂教学比赛方式进行了改革,由以往只关注教师比赛的20分钟的表现,转变为将教师的平时教学状态和学生评价纳入评分,更加客观地反映了教师的教学状态和水平。而这一变革,提升了学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发挥了教学竞赛在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培养了教师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的态度,激发了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掌握现代教学方法的热情,促进了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投入,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学质量。

在学风教风建设方面,昆明理工大学以考风为抓手,制定《关于加强考试工作的实施方案》,以期末考试为契机,分三个阶段,从六个层面,采取十一项措施加强考风考纪建设,教师的“监考风气、监考纪律”,学生“考试风气、考试纪律”大为改观,考风考纪明显好转。

为让学生有效、合理的利用课余时间,营造严谨自律、团结互助、教学相长的学习氛围,端正勤奋学习的态度,昆明理工大学鼓励所有学生进行自习,并为大一新生安排了6000多个座位的专用教室进行集中晚自习,引导学生们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打造精品毕业设计并汇编成册强化实践教学

昆明理工大学进一步规范和强化实践环节的管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检查与监控力度,努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加强对毕业论文(设计)的建设,着力提高本科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打造精品毕业设计(论文)。组织评选2014届本科学生100篇精品毕业设计(论文)并汇编成册。通过不断努力,学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和工程类设计比例都得到显著提高,以此带动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2014年,为引入在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环节中的“查重”管理,昆明理工大学于2014年10月派相关同志到省外其它高校调研“查重”工作开展情况,通过调研,在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展“查重”,提升了老师和学生对该项教学环节的重视程度。

同时,使学校教务处、学院能够更好地把控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教学情况,对量化该环节质量监控提供更可靠的数据资料,保证质量评价更客观,是学校抓好教风学风建设、加强本科学生教学过程管理的一个有效手段。2015年6月,昆明理工大学对2011级外国语文化学院、法学院、管理与经济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等以毕业论文形式完成论文的学生进行了实验性检查,为下一步全面开展此项工作做好前期准备。

竞赛活动为大学生科技创新营造良好氛围

为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促进教风学风建设,扩大科技创新、学科竞赛活动在全校师生中的影响,营造良好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学科竞赛活动氛围,昆明理工大学每年4-5月举办“学科竞赛月活动”,在竞赛月中开展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三维建模竞赛等校级学科竞赛,共有4500余名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月活动,通过校级学科的竞赛开展,让大批同学有机会参与竞赛活动,活跃学生课外科技生活。

学校每年组织开展和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等十余项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2015年1-6月,获国家特等奖1项、一等奖18项、二等奖48项、三等奖89项、优胜奖2项;省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6项、优胜奖95项。

省外一本招生布局首战告捷有利提高生源质量

在招生工作方面,昆明理工大学持续不断优化生源结构,提高生源质量,促进学校内涵发展。2015年,学校招生录取工作取得新进展,省外一本招生实现零的突破,首次在湖南、山东、河南、贵州四省实现部分优势学科专业纳入一本招生,这也标志着昆明理工大学省外一本招生布局首战告捷,为实现学校生源质量稳步提高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于此同时,昆明理工大学继续实行招生与就业联动机制,并以此为抓手,加大专业建设、招生宣传、就业指导力度,完善招生计划编制的科学性。目前学校摘除轻化工程专业红牌,摘除英语、法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黄牌。给予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红牌,市场营销、安全工程、功能材料、测控技术与仪器四个专业黄牌预警。据悉,通过该机制的建立,提高了广大教师的参与度,为改善生源质量、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就业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强化教学管理为提高教学质量作基础保障

日常教学管理是做好本科教学工作最根本的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据悉,昆明理工大学严格执行培养方案,落实培养计划,修订学生手册,不断完善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从学生入学报到注册到毕业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核发,本科教学管理规范有序。

为确保日常教学顺利高效地运行,学校认真组织开展三期教学检查、试卷和毕业设计(论文)专项检查、实验教学规范检查以及日常教学检查工作;加强领导干部听课、督导听课、同行听课、学生评教,构建完备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实施学院本科教学工作状态数据公布制度,开展学院本科教学工作绩效考核。

做好学生数据管理、排选课管理、考试管理、成绩管理、学籍管理、毕业资格和学士学位授予资格审查及证书核发管理、推免研究生管理、优秀学生双向选择专业、双专业(双学位)、辅修、转学、进修以及外国留学生等教学管理工作;组织完成在校高水平运动员学生学费减免、高考巡视和阅卷工作;承担学校语委办工作,开展普通话推广周活动以及普通话培训和测评工作;编辑出版《教学信息》;定期召开教学副院长会议,教务工作会议、各类座谈会、教务工作培训会议,以及其它与教学和教学管理有关的专题会议。在教学管理工作中不断改革创新,为学校本科教学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

推进教学改革助力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建设

“十二五”期间,昆明理工大学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教学工作要点,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与云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贯彻落实学校党委行政决议决定,开拓创新,以“内涵建设、重点突破、全面发展” 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实施质量工程和本科教学工程建设为抓手,坚持本科教学的主体地位,深化改革、强化管理,稳定规模、调整结构,突出特色。

在质量工程、本科教学工程、教育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方面成效卓著,在教学成果、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招生改革等方面实现突破。圆满完成本学年本科教学各项工作,实现了预期的工作目标。

面对即将到来的“十三五”,昆明理工大学将在国家、省教育工作会议以及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指导下,进一步总结经验,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努力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云南网记者 自建丽 高艺萌 耿颖

版权所有©昆明理工大学 滇ICP备05001246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402000430号 All Rights Reserved ©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