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4日-16日,由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指导,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昆明理工大学承办,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协办的“人工智能赋能数智生态创新应用”博士后学术交流活动在昆明理工大学莲华校区图书馆二楼报告厅举行。昆明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蔡金红出席活动,来自全国的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学者、博士后研究人员等百余人参加了活动。

蔡金红在开幕式上致辞指出,本次活动紧扣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 “加快数字中国建设、持续推进‘人工智能 +’行动” 的部署,旨在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高层次人才搭建学术交流高地、产才融合桥梁和未来合作纽带。昆明理工大学深耕高等教育七十余载,拥有2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累计培养博士后560余人,在人工智能领域构建了从本科到博士后的完整培养体系,期待与青年人才携手推动“人工智能 +”落地见效。
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在致辞中介绍,云南作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正从“边陲末梢”变为“开放前沿”,为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了跨境电商、绿色能源调度等丰富应用场景,云南将为来滇博士后提供经费资助等系列政策支持,诚邀人才扎根发展。学校人事处和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产业学院)负责人分别就人才引进政策、学院建设情况作汇报。

本次活动邀请了东北大学教授马晓光、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军政、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马占宇、南京理工大学教授肖亮等多位国家级高层次专家,分别围绕具身智能、大负载六轮足机器人、图像内容理解、低空遥感等技术,分享了从研发到应用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见解。此外,北京市大数据中心李凝云博士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朱迪锋博士后等分别就“城市时空数据智能预测”“高动态网络链路下自适应视频传输”等主题作论坛报告,展现了博士后群体的创新活力,有效带动了博士后青年人才的交流互鉴和协同创新,为学校、学院进一步扩大博士后招收规模奠定坚实基础。
(供稿:人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