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快讯 > 正文

校园快讯

昆明理工大学承办2025年“汉语桥”老挝团来华交流项目

发布日期:2025-07-08 点击量:

6月25日至7月8日,昆明理工大学承办2025年“汉语桥”老挝团来华交流项目,来自老挝苏发努冯大学的20名师生在昆明、大理等地开启了一场为期14天的中华语言文化深度探索之旅。此次活动作为“汉语桥”系列活动的亮点之一,为老挝师生提供了沉浸式感受中国语言文化魅力的机会,也为中老两国教育文化交流与合作注入了新活力。

在昆明理工大学的精心安排下,老挝师生们参与了丰富多彩的汉语学习课程。从基础汉语到实用口语,学生们逐渐克服了语言障碍,从最初的羞涩到自信表达,进步显著。此外,国画、剪纸、茶艺等传统文化课程更是让学生们印象深刻。

走出课堂,师生们的文化探索之旅更加精彩。在云南民族村,五彩斑斓的民族服饰和热情洋溢的歌舞表演,让他们近距离感受到了云南多元的民族文化魅力;在云南省博物馆和昆明理工大学地学博物馆,一件件珍贵文物和生动的科普展示,揭开了中国悠久历史的神秘面纱。每到一处,师生们驻足聆听,认真记录,眼里满是热情。

在大理,大家亲身体验了非遗扎染技艺。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创作出独具特色的扎染作品,每一件都承载着自己对中华传统工艺的感悟。此外,品尝喜洲粑粑、漫步在沙溪古镇的青石板路上、聆听茶马古道的驼铃声……这些独特的体验让师生们仿佛穿越时空,深刻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与鲜活生命力。

这些主修金融、会计、经济学和农业等不同专业的年轻人,因热爱汉语文化这一共同理由相聚云南。临别之际,他们用真挚的文字,写下了最动人的云南记忆。

拉达娜:“我来参加这个项目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对中国语言文化感兴趣,二是中文已经成为重要的国际交流工具。最近有很多中国人到老挝做生意,如果会说中文就很容易找到好工作,来参加这个活动是很好的机会,我的中文水平提高了很多。”

张小阳:“来到这里,我打开了新的世界,相信任何来过这里的人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很高兴能够参与这个项目,真心希望会有更多这样的优秀项目,让更多的人能和我们一样拥有美好的体验。”

康安娜:“我最喜欢昆明的米线,如果有机会,希望能再次回到昆明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宋佩:“中国的交通非常便利,环境也很好,尤其是大学周围有很多的购物中心,我最喜欢中国的烤鸭!”

胡俊:“在中国生活非常具有挑战性和令人兴奋,如果你有微信、支付宝,将让生活更加舒适。感谢你们,我在这里得到更好的成长。”

大能:“在昆明,我看到了美丽的城市和整洁的街道,有很多电动自行车。我最喜欢书法课,它让我看到了汉字的意思和来源,而且老师讲得很清楚、很有趣。”

宋西林:“云南有许多少数民族,我了解到了云南的多民族特色,他们在语言和服饰方面都有着显著的特色和差异。如果有机会,希望能够再次回来。”

彭鱼:“最难忘的时刻之一是去南诏古城的体验,在那里,我沉浸在白族文化之中,亲身体验了扎染技艺。”

万娜:“当我下火车第一次看到中国的时候,我感到非常满足和激动,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这里的天气,因为我喜欢清凉、清新、空气清洁的环境,这里的便利设施也很多,比如地铁、电动自行车和打车软件。”

星星:“我们学习了写汉字、画画、剪纸、茶文化、中国地理,还有跳民族舞,我第一次跳中国舞,很特别。谢谢老师,谢谢所有帮助我们的人,也谢谢自己勇敢地参加了这次活动,是我人生中很特别的一段经历。”

玛丽达:“每节课我都觉得很有意思,老师们很友善。我很喜欢大理,它比昆明安静,让我想起我的家乡琅勃拉邦。我也很喜欢中国的食物,每天都吃得很开心,感觉来中国的这几天都变胖了。”

彭玛丽:“老师教我们剪纸、画花、泡茶、写汉字…每一个东西都是新的,我都很喜欢。中国菜很好吃,虽然有点辣、也有点油。我们在学校里骑了共享单车,这是一个很好玩的事情,让我对中国有了很多新的看法。”

金大梦:“这个项目不止2是教我汉语,也让我看到不一样的世界。我学会了怎么和别人一起生活,这是我认识自己的开始,我会继续学中文。”

平安:“这里的人们非常善良、友好,他们乐于助人,即使我们没有要求他们帮忙,他们也会尽力帮助我们。”

宋琳:“在这次学习中,我了解了当地方言与汉语的区别,我发现中国的天气变化非常频繁,导致我有些不适,但我非常喜欢这里的环境。看到昆明理工大学让我产生了在这里读硕士的念头。”

王微微:“我很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是否真的像媒体里展现的那么美丽,当我真的来到这里后,我甚至开始考虑来中国读硕士。昆明比我想象的还要大,发展得很快,美丽得不像话。”

“真诚”与“接纳”是友好交往的法宝,14天的朝夕相处,让昆明理工大学与老挝苏发努冯大学的师生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汉语桥”不仅是一座连接语言的桥梁,更是一条贯通两国人民心灵的纽带,为中老友谊的未来描绘出更加绚丽的画卷。国际学院将深入打造“汉语桥”项目,筑造人与人的心灵之桥,建立国与国的友谊之桥。

(供稿:国际学院)

版权所有©昆明理工大学 滇ICP备05001246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402000430号 All Rights Reserved ©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